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位置: 东营一道教育 > 公益活动 > 心理夜话
栏目导航
最新活动 
心理夜话 
 
2016年3月17日《心理夜话》燕玲 高峰
东营一道教育   2016-03-18 02:36:19 作者: 一道教育

《心理夜话》之人际交往

时间:2016317日 (星期四)

嘉宾: 燕玲  高峰

主题:关于人际交往界限的探讨

大纲:

一、 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无法分清什么是自己的,什么是别人的。

界线不清的集中表现:

拯救      (二)控制      过度保护  

(四)依赖      (五)讨好      (六)过度暴露

  谈人际交往界限过清的表现及弊端

二、明白哪些事情我可以这么做,那些事情我这么做了就不合适,不符合当下的身份和当时的氛围。

内容

各位听众朋友,大家好!

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是人际关系,人是群居的,无论我们在家里、在单位、在社会上都离不开人际交往。人际交往中大家会发现 ,有的人——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会很舒服,身心放松;有的人——你和他在一起总是有种不太自在的感觉,这和人的交往模式及人际互动中你的作为有关。

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人际交往中边界感的问题

这里的人际交往范围很广,包括和朋友、同事、家人等的关系,无论是和谁交往,都应注意边界感。

边界感首先是能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,哪些是别人的事;其次明白哪些事情我可以这么做,那些事情我这么做了就不合适,不符合当下的身份和当时的氛围。

一、 第一类人际界线不清典型的表现是无法分清什么是自己的,什么是别人的。

表现为:过分热心,过分卷入,过度干涉,过度保护,以拯救者自居,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,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。

举个例子来说,边界最不清楚的是恋爱中的两个人,两人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希望融为一体,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。所以有时恋爱除了能感受到欢欣,还能感受到郁闷,很多恋爱的诗歌和歌曲很多时候旋律就是表达忧郁的。二人世界里,既要和对方融合又要保持独立是相对困难的一件事,原因是在双方的期待中没了边界感。 

大家注意上面提到的很多表现中都有个很重要的词:过度。

适度是没有问题的,过度了就没有边界感了。这一类界限不清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:

 “扫一扫分享 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拯救

母亲对待婴儿常常如此,因为婴儿没有自理能力,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,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必须的但是孩子长大以后,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,在心理上没有和孩子分开,还是像他小时候一样对待,替他做所有的事:上学时替他整理书包,替他问作业,长大后插手他的工作、生活、交友、恋爱、婚姻。这会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。一直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怎么能长大?所以有时父母对孩子的不恰当的爱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。

举例:一名四年级男孩的例子,冬天从不脱羽绒服

相对来讲,父亲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,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界线一般比女性清,人际距离较远。

心理咨询师也常常会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(英雄情结),跨越人际界线,对来咨询的来访者过度干涉。有时来访者会认为来咨询就是咨询师帮助他解决问题,实际上咨询过程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,找到来访者自身的动力资源,调动他的社会支持系统,引领来访者了解自己、有所领悟,由内而外的成长、改变,从而自己把问题解决掉的过程。

如果咨询师没有调动好来访者自身的心理资源,而是把自己当好朋友一样的,替他着急给他出主题,那就是咨询师边界不清了。不会产生好的咨询效果。也容易造成来访者依赖咨询师而拒绝自己成长。

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控制

所谓控制,就是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事,不能违背自己的意愿,而忽略掉对方的感受,忽略了对方的人格独立性。他们目中无“人”,把别人当成物体,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,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。

控制有三种:硬控制、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。批评、教育、命令、惩罚、指责、羞辱、跟踪、调查、限制人身自由都属于硬控制讨好、利诱、撒娇、胡闹、施苦肉计、要挟都属于软控制,信用、承诺、保护、恩赐、以身作则、威望、自信、勇猛属于无形的控制。

 我们想想上面说到的这些控制的手法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。比如:孩子出门会朋友,妈妈要求孩子穿自己认为漂亮的衣服而不是孩子喜欢的衣服;孩子犯了错误批评指责羞辱孩子等……

严厉的父亲要求子女按照他的指令办事,否则他就不高兴,这是硬控制。

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:一位妻子病弱无力,丈夫包揽了所有的活,还特别照顾妻子,别人都说妻子有福,周围的人都说这个丈夫真模范。后来丈夫去世,妻子再嫁,变得很能干,身体也不再病病殃殃,有人问她怎么回事?她说疼她的那个人去了,她要变得坚强起来。

实际上她对前夫是一种软控制,她用病弱控制丈夫,丈夫因爱她而受她控制;第二任丈夫她就控制不了了,只能自己行动起来。

 无形的控制与拯救有某些相同之处,说明拯救是有可能转变为控制的。但是,两者毕竟不同。拯救的目的是让对方过得好,而控制的目的是“为我所用”。拯救是利他的,控制是利己的。

)过度保护

有一部分家长,对孩子爱之深、疼之切,为孩子尽可能的做事,服务非常周到。

举例:老人送孩上学,三轮车四面都做上棚子,孩子在里面藏着,风吹不着、雨淋不着,老人顶着风顶着太阳蹬车子,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,被保护的太严实了。

例二:小学生上三年级了,孩子进入校园,爷爷一直在门口看着,那么的不放心。这个孩子的爷爷有一次对我说:老师,是不是订校服找您呀,俺穗子的衣服小了,想补订一套。我说,你让他自己跟班主任老师说就行,不用管他这么多。结果他说:不行呀,他胆子小,不敢说。是呀,什么你都替他出头了,他还有这个意愿吗?不需要了

实际上这个孩子胆子很小,不大敢大声说话,这和家人的过度疼爱有关、也和过度保护有关。

还可以举一个类型的例子,说的是社会上的一段时间有抑郁倾向的人。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,有几年就患了严重的抑郁症。在参加一次国际性的心理治疗大会上,他对心理治疗师提出了批评,实话实说的说中国的心理医生水平不怎么样,中国人千万不要生心理疾病。

其实现在来看,被抑郁症折磨的崔永元就模糊了一个人际边界的问题。在心理医生看来,抑郁症患者内心中有一个严厉的执法者,要么攻击指责别人要么就指向自己。所以处于情绪抑郁状态下的人,通常会让自己内心中严厉的执法者站出来,对别人的愚蠢(在他看来是愚蠢的)作出惩罚的反应指向自己的时候,就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,越想越郁闷啦。

崔永元非常想改变一些东西,他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,但实际上事情没有因为他的努力而改变多少,他看到的结果是自己没做到,过度的自责与无奈导致他抑郁。

这里面也是没有考虑到人际边界的概念,冲突对立中,没有更好的自我保护,同时保护到别人。

(四)依赖 

 从某种意义上讲,依赖就是软控制。他用依赖控制对方,使对方心甘情愿而且自鸣得意地扮演起拯救者来。

在拯救型的母亲身边,一定会有依赖型的孩子。一个人如果有好几个姐姐,他的依赖性一定会很强。在女性居多的家庭里,拯救和依赖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戏。全家人互相拯救、互相依赖,非常纠缠。在大家庭里,女性达到一定的数量,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。

拯救是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,依赖则是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,让别人替自己做。控制也是让别人替自己做事,但后果还是自己承担的,而依赖把责任也交给了别人,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。

举例:妻子对丈夫的依赖。什么事都做不了,都等丈夫做,一开始丈夫会有成就感,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如此信任自己、完全依赖自己,但是时间长了,会感觉很累。

同事之间,如果一个人经常帮助另一个人,时间长了这个人就认为他帮助自己是理所应当的,遇到工作任务就会产生依赖心理,老是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来做,时间长了同事也会厌烦。依赖性格的人是拒绝成长的人、是心理不够成熟的表现。

依赖型的人小时候依赖父母或哥哥姐姐,结了婚以后则依赖配偶,或者同时继续依赖父母,甚至对方的父母。  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五)讨好

讨好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,主要表现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、赞扬和尊重,为此而揣摩别人的心思、了解别人的兴趣,迎合别人的心理,做一些能够让对方开心的事。

小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照顾,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,讨好自己的父母,他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,只能这样。但是,随着年龄的增长、生存能力的提高,没有必要继续讨好别人。如果把讨好变成一种风格,到处讨好,奴颜婢膝,那就有问题了。

举例:一名成功女性生活在爸爸的威严和指责声中长大,养成了讨好的性格……

她在和所有人交往的过程中,都在重复和爸爸的交往模式。

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六)过度暴露

谁都有好朋友、闺蜜、发小,这些人和你的关系很近,你们之间没有秘密,特别亲密。这都是正常的。但是如果一个人分不清远近,和谁都能秘密、谈自己的感受、暴露自己的想法,她在任何人那里都是透明的,也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。

    

以上我们一起探讨的是关于轻易越界的话题,还有一种情况是——轻易不越界,无时无处不与人划清界线,也就是说他们特别清楚自己和别人的界线是什么,坚守着那个界限不越界,这类人在人际交往中有着“僵硬的自我边界”。

这个类型的人和他人难以产生通畅的交流。也会对人际间的和谐共处带来不好的影响。这类的情况好像在男性朋友们中会比较多见。具体表现包括:1、固执,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;2、过分坚持也许不必要坚持的所谓的原则;3、拒绝一切的人情世故(比方说圆融、中庸、和为贵)4、轻视情感,过度在乎理性等等。

这样的人是让别人难受的人,也是让自己难受的人。自我边界僵硬是一种画地为牢的自我限定,他们会因此丧失必要的人际间的支持,失去在更大的人际平台上,发展自己的可能性。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讲,突破这样的限定,需要做一些认知方面调整

那么首先认识到作为一个个体对他人的依赖,有时也是必须的,这种依赖并不完全意味着羞耻。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只要你对他人的依赖不是婴儿完全依附”,而是成人式的部分依靠,那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有什么创伤的。

话又说回话来,自我边界僵硬的人他的内心其实是充满了激情的。因为害怕自己的激情,他就去过度压制它们,以免激情出来会闹事儿,这样就留给别人一个很理性的印象。

还有就是对人际间的关系充满不信任感甚至是敌意。

未成年时,激情的确是危险的,并且难以控制。但作为成年人,就可以把激情,甚至对别人的敌意,转化成竞争形式的合作,结果是既实现了自我价值感,又实现了双赢的目标。所以僵硬的自我边界是可以变得柔软灵活的,只有和他人的交流变得通畅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现实的生活。

    

二、第二大类边界不清是:不明白哪些事情我可以这么做,哪些事情我这么做了就不合适,不符合当下的身份和当时的氛围。

我们要做阳光积极、带给人正能量的人。人都愿意和积极阳光的人交朋友,所以不要做散布消极情绪的人。

曾经和一个朋友聊天,说起他们办公室有一名女性朋友,成天聊他们家的烦心事,聊丈夫怎么不好、孩子怎么不好,整得办公室气氛都不愉快、烦兮兮的,后来她实在忍不住了,对同事说,咱说点别的事行吗?除了老公孩子你心里还能想点别的事吗?我们想想,这样的人我们是不是有点怕和她聊天呀?

祥林嫂是可怜,但是她天天把自己的不幸拿来说,人们对她的同情就没有了,这对别人是一种精神折磨。

上面例子中的这位朋友,她没有正确的界定:办公室是办公的地方,同事不是你的闺蜜。

还有一位朋友说起过他的同事,因为家里的事情加上工作不顺,在办公室发脾气、摔东西,整得办公室的人不敢大声说话,其实大家心里都对他的做法不满。
 

这也是边界不清,办公室不是自己家,不能任由自己的性子发泄情绪,要克制一下,寻找合适的方式宣泄。

与人交往中,通过加深对人际边界感的了解,还有与人互动模式的了解,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积极的方式,更好的调整和发展与人的关系。

听众朋友,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人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,请记住: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,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,让和你打交道的人感到舒服,才会建立发展出良性的人际关系。

关于一道 心理学院 学生教育 企业咨询 公益活动 联系我们
  心理培训 学习力提升 服务内容 活动公告  
  心理咨询 家长课堂 案例分享 最新动态  
  心灵之约 就学指导 企业文化    
鲁ICP备1503160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