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位置: 东营一道教育 > 公益活动 > 心理夜话
栏目导航
最新活动 
心理夜话 
 
2016年3月29日《心理夜话》张义萍 张擎
东营一道教育   2016-04-01 01:41:58 作者: 一道教育

 

《心理夜话》

时间:2016年3月29日 (星期二)

嘉宾: 张义萍   张 擎

主题:说说青春期叛逆父母的因素

引用音乐:

话题原因及目的:

程: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地增长,似乎有一个问题一直是让家长们头疼的,那就是孩子青春期叛逆的问题。各类书籍、微信、或其它的文字材料,我们也都能看到“如何与青春的孩子沟通“如何应对青春期叛逆”等等一些策略与方法。谈起青春期叛逆似乎是个很可怕的东西。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个机会,和家长们一起聊一聊关于青春期孩子叛逆的问题,到底孩子为什么会叛逆?家长害怕孩子叛逆的原因是什么?以及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度过这段青春期岁月,今天做客直播间的是张义萍和张擎两位心理咨询师。

打招呼:观众朋友们好!

程:张擎老师,在你咨询的过程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孩子。

擎:我现在带的是六年级的孩子,每次开家长的时候,就会听到有家长对我诉苦:“张老师,我孩子总是不听话,整天和我对着干,快气死我了,我都不能敢和他说话了,有的家长说:“张老师,我孩子到了六年级,突然脾气变得大了,家长说一句,他有十句和你顶嘴。以前不这样啊。一脸很无奈的样子。

程:张义萍老师呢?

萍:我的一个个案里面有这样一位妈妈来咨询说道:今天把我气坏了,今天一直不听我的话,挑战我的权威,晚上写作业还跟我讨价还价,把我最后的一点耐心都用光了,刚把他打了一顿。

程:到底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叛逆的现象呢?

擎:我认为叛逆,其实是孩子要长大、想独立的一种表现。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,不仅仅表现在生理上,还表现在生理上。生理上的成熟非常明显,但心理上的变化在速度上稍慢一些,主要的表现就是不那么听话,开始有自己的想法,有心事,有秘密…….这个阶段,正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,各方面的经验都缺乏,内心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。因此,我们要了解存在于他们自我意识中的几组明显矛盾。也就知道孩子会什么会不听话,反叛了。

擎:首先是独立和依赖的矛盾 上中学以后,孩子们不再象小学时那样遵从老师和父母的指示,天真地接受别人的评价。他们开始意识到,以往自己的许多观念并不是自己的,而是从师长那里得来的。于是,他们开始探索真正的自我,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。我儿子就经常批驳我的一些言论,纠正我对一些事物的解释。孩子很想独立,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;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,不愿再和家长一起活动。但是他们很清楚,自己还不能完全独立,还离不开父母的帮助,还缺乏独立于社会的资本和经验。所以,在他们自我意识中存在着矛盾。

萍:其次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。 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对于自己未来和关于人生的美好理想,随着他们认识能力的提高,他们也看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。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较大差异,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产生了矛盾。有时候,孩子过于理想化的倾向往往是父母教育方式的结果。父母极力让孩子看到生活的积极面,把消极面掩盖起来,一旦孩子自己发现,便处于困惑之中。有些父母本身存在着追求完美的倾向,凡事有绝对化的要求,这也导致孩子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加剧。

擎:再次自负和自卑的矛盾  进入青春期后,青少年开始象旁观者一样进行自我观察和评价。这种自我评价可能是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,也可能与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,或者完全是内心的自我分析和评价。这些评价具有相当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,常常容易发生极端变化。例如,有的学生只因受到老师的几句批评就萎靡不振,而有的人为了别人不经意的夸奖而得意洋洋。从妄自菲薄到自高自大似乎只有一墙之隔,而较多的时间里处于自负与自卑的内心冲突之中。

萍:最后是沟通和封闭的矛盾。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渴望与同龄人交流思想、沟通内心体验,排遣日益增长的孤独感。从青春期开始,孩子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。他们既充满了各种幻想和憧憬,又会萌发许多孤独和感伤,并且有自我封闭的倾向。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渴望有自己的房间,自己的桌柜,可以存放自己的日记本、信件像册等“私人物品”,自己的QQ号是加密的,不喜欢别人特别是父母向自己问这问那,不愿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。父母为了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,有时对孩子的私人物品发生兴趣,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。此时,父母与孩子的“代沟”表现比较明显,这种现象其实是孩子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矛盾之一。家长应该平等地与孩子讨论问题,以教训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。家长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。

擎:“叛逆”的出现,除了年龄因素以外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,是孩子的心理环……当孩子感觉到他的心理环境越安全,他出现“叛逆”的时间和心理上的成熟越一致,否则,他出现“叛逆”的时间越延迟。通过我平时接触的一些咨询个案,孩子”叛逆”的时间越晚,心理问题越大,给个人和他的家庭带来的羢也就越深,越持久。

程:孩子的“逆反”的情况咱们基本了解了,也有很多的资料在分析这个孩子的情况,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,那做为父母在孩子“逆反”的过程中,起到了什么作用呢?

萍:其实在青春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“逆反”的行为发生,一些父母反而感觉到青春期后孩子更加自立、更加有能力处理事情,在学习方面,学校参与活动的方面都能做得非常好,出乎父母的意料,会让父母更加的欣赏孩子,当孩子在一些事情上遇到问题的时候,也乐意与父母沟通,父母也会给孩子不带个人情绪、个性色彩的建议。孩子也会顺利的度过青春期。

擎:叛逆比较严重的一般家长都有这些比较明显的特征

一、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。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,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,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,要绝对服从自己,不能有自己的看法,否则就是“忤逆” “对着干”,这样无意间克制了孩子的天性释放

二、家长认识上的错误,造成教育方式不当。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,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,方法简单粗暴,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。所以这样的孩子就会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,而与家长发生冲突的现象。

三、从小孩子放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,父母由于工作忙,或者出外打工,等孩子该上学的时候才接到自己身边,这样的孩子一般叛逆比较厉害。因为从他心里上就会认为,爷爷奶奶才是他们的父母,而自己的父母也只是名义上的父母,孩子从心理是不认可的。这时候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这种情况,不转变思想,认为教育孩子应该的,孩子就应该听他的,而且他们会认为,自己出去打工挣钱完全是为了孩子,孩子应该听他们的,如果孩子不听他们的,他们就会认为孩子不听话,不懂事,叛逆。

程:其实我们觉得我们很多家长也明白这个道理,但为什么自己的孩子生理上成熟了我们很开心,而心理上想长大我们却那么难以接受,拼命的打压?

萍:我想根源依然在家长,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家长们不清楚教育的最终目是的为了分离。换句话说就是,成功的教育是孩子要独立生存,摆脱对家庭的依赖。二是源于家长没有安全感。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,对这个世界不信任,对未来充满担心,对不可知、不可控的情境充满担心……只有当所有的事情,我感觉可控、可预测时,我才是安心的。因此,一旦家长们发现孩子的行为、让我不可控、不可知时,这种不安全感带来的焦虑和恐惧,就会让家长控制不住自己发火、去打压、去控制。

程:既然我们每个家长几乎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孩子的这一特殊时段,那么两位心理老师能否给家长一些建议,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彼此顺利的度过这一时期。

擎:1 、身教重于言教  所谓教育孩子,实际上是教孩子怎样生活、怎样做人。每个作家长的人都应该明白,当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时,应该注意到我们自己是否正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些道理。孩子也在察言观色,他们会从我们身上学习生活。有的时候,孩子做作业累了,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在玩牌、在喝酒、在闲聊,他的学习意志也会减弱;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、忙于学习提高、忙于劳作,孩子也会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。有的家长辞去了工作,想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。结果,孩子反而更加消极、懒惰,抛开其它因素不谈,家长丢掉了自己的工作,就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积极地生活的榜样。如果家长让孩子看到,爸爸妈妈尽管年纪大了,生活和工作的负担很重,仍然保持进取精神。孩子会得到某种启示。不要让孩子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。

程楠:看来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家长先教育好自己啊!那从别的方面还有哪些建议吗?
萍:尊重孩子的人格 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。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严格,处处训斥子女,支配子女的活动,使孩子言听计从。这样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养的,但因他们的独立人格没有受到尊重,往往表现出自我抑制,没有信心的个性特点;相反,有的父母对子女的任何要求都尽力给以满足,结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、自私、蛮横的品质,甚至出现攻击行为。家长应该平等对待青春期的孩子,既尊重他们的独立性,又要让他们逐步学习成年人的行为,按照一般人际关系准则行事。父母的错误态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程楠:一个人健全的人格会让他所有外在的表现都变得更加成熟、稳健、性格阳光、遇到事情不是在那里唉声叹气而是能积极想办法解决。做为父母平时遇到事情的时候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引导呢?


擎:正确地给以强化 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,对孩子的行为给以正确的强化是教育孩子的关键。许多家长承认自己教育失败,主要原因是强化不当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许多愿望,随后就会向家长提出。这些愿望或要求有些合理,有些不合理。孩子毕竟是孩子,他不懂得是否有合理性。家长是否应该满足,应该如何满足,是需要思考的问题。一般来讲,不合理的要求应不予理睬或加以拒绝。(有一次孩子对我说,妈,你有两部手机,能不能借我一部手机用用,我为他为什么,因为他自己也有手机,他说:“我借给同学用,同学的手机被被他爸妈收走了,我说他用手机做什么,他说上QQ,我后来我给分析,我说儿子,你看,不是妈妈不借给你同学,他的手机都被他爸妈收走了,说明他们不想让用手机聊QQ浪费太多的学习时间,你借给了他,是帮他还是害他呢,他爸妈知道了会不会很生气,后后他一听我这样一说,也就没在提这件事)。而有些家长不恰当地满足了孩子的无理要求,无意识中强化了孩子的非理性。对孩子的合理要求,除了必须迅速给以满足的要求之外,尽可能地延缓满足,使孩子为实现他们的愿望而付出努力。让他们明白,任何愿望的实现必须以付出为代价,借以塑造他们的积极行为。一定要让他们的积极行为得到奖赏,这种奖可能是物质的,也可能是精神的。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许多环节中,都应该利用强化的原理。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以积极的鼓励为主,批评过多往往使孩子无所适从,甚至“破罐破摔”出现对抗行为。(孩子报告成绩后家长的反应。考试前后家长的表现)
程楠:看来这个正强化、负强化虽然一字只差,效果可是大大的不一样了啊。

很多父母怕孩子接触新鲜的事物,现在的孩子经常是除了学校就是回家,在学校里面老师家长也是要求孩子只能学习,不允许做别的事情,回到家里更是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了!
萍:给他们交往的空间 青春期孩子需要认识自我,肯定自我,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,也希望能有人倾听自己的话。这种需求较少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,而同龄人的思想水平接近,对事物的看法有有更多的共同点,容易沟通、更可信赖。同龄朋友可以帮助他们增进对自我的了解,和朋友交往可以缓解不良情绪。做家长的还应该告诉他们朋友交往要注意的问题。首先要明辨是非,选择好朋友交往。要让孩子懂得,不是每个人都是可以做朋友的。常言道,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。如果发现自己交了坏朋友,就要拿出决心和勇气,坚决离开他们。其次,和朋友相处要做到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。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,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短处,朋友之间要取长补短。要学习人家的长处,帮助别人改进不足。嘲笑朋友的缺点是最伤感情的。另外,朋友之间要保持独立性,才能建立对等的朋友关系。有的孩子形影不离、不分彼此,久而久之,只能给双方带来心理负担。我们遇到的问题就是接到找孩子的电话,如果这时我们接到孩子的电话,直接让他自己接,孩子会非常感激的,而是问东问西的,你是谁呀,找我们家孩子什么事情呀,你给我说我转达给他行不行呀,结果第二天到学校,同学们就会在一起议论,最不愿给咱们谁谁打电话了,他家长总是问东问西的,孩子在同学们面前失了面子,你说他回家后能开心吗?所以你说什么,他总给你对着干,他觉得你没有尊重他。

擎:避免唠叨,尤其是母亲,孩子最讨厌母亲唠叨,有的妈妈一件事能说好几遍,孩子都告诉你了,说一遍他就记住了,你还反复说,他就会反感。有时孩子和我一起出去,看见同事或朋友,我还会提醒他说,叫叔叔或阿姨好,可他就是不叫,有一次,他对我说,妈,你知道你让我叫的时候我为什么不叫吗?就是因为你让我叫,我才不叫的,本来知道会叫,感觉一提醒好像自己多不懂事似的,所以就不想叫。

程:通过咱们今天聊的这个话题,不知能否给家长一些启发,通过我们今天的分析,我感觉其实“叛逆”是正常的,从大了说是社会和人类进步的标准;从小了说,是孩子成长的标志。家长们只要去尊重这一现象,放下自己的权威与担心,我们的孩子会就会顺利地走向成熟,走向独立。

 

关于一道 心理学院 学生教育 企业咨询 公益活动 联系我们
  心理培训 学习力提升 服务内容 活动公告  
  心理咨询 家长课堂 案例分享 最新动态  
  心灵之约 就学指导 企业文化    
鲁ICP备15031600号